近日,大雪席卷了東港大地。寒流來勢洶洶,但卻阻擋不住東港人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心。嚴寒中堅守在一線的卡點值班人員,越是艱險越向前,他們晝夜不停,認真檢查,一絲不茍。今天,我們用微鏡頭定格這些堅守崗位、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、不畏懼不退縮的戰士,他們偉岸的身影,為全市人民構筑起一道道“紅色屏障”。
鏡頭一:“一句句問候暖人心”
2月16日一大早,十字街鎮鎮長楊溢便趕到各村卡點詢問值守情況,叮囑卡口值班人員要做好雪后保暖,別凍著、別餓著、注意安全,有什么需要政府部門會第一時間給予解決。并鼓勵大家克服麻痹思想、不畏艱苦,嚴格落實“大圈圍”要求,保證群眾安全?! ?/p>
“師傅,你好,前方路滑,上嶺請注意行車安全?!痹谑纸宙傹堅创蹇c,值班人員對入村的草莓運輸車輛駕駛員進行體溫測量、登記,準確掌握人員出入信息,并溫馨提示安全行駛。
“廣大村民請注意,現在是防疫關鍵時期,沒事盡量不要外出……”在赤榆村卡點,小喇叭循環播放著防疫知識和注意事項。與此同時,執勤人員對每一名出入人員進行防控知識宣傳,提醒注意安全,用溫暖的話語打動著過往人員的心。寒風吹得人睜不開眼,夾著飛雪撲打在臉上讓人寒入肌骨。但他們執著的堅守、昂揚的斗志、為民的情懷,為東港人民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大力量。
鏡頭二:“一枚枚黨徽在閃耀”
戰疫關鍵時期,黨員沖鋒在前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黨員。在合隆滿族鄉城山村,82歲的老黨員于華慶一直想為防疫工作盡一份力,但由于身體不好站不了崗,一句“讓兒子兒媳替我站”如戰役命令,兒子兒媳毫無怨言地替他上崗,上演了疫情防控阻擊戰親情接力加速跑。
中午時分,在翟家堡村一檢查卡點,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正在簡陋的小塑料棚內甘之如飴地吃著泡面,外面刺骨寒風卻沒有給他帶來一絲的寒意。他叫楊玉福,今年已經七十二歲了,是黨小組長,考慮到年高身體有病,村里不讓他上崗執勤,但被他拒絕:“這時候不上,還啥時候能用得著我呢?!?/p>
像這樣的黨員,何止一個、兩個?在合隆滿族鄉,我們還認識了在寒風中堅守崗位的76歲老黨員楊國清,71歲老黨員周立國,黨員董麗君、王國會……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讓一枚枚黨徽閃耀,用實踐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。
鏡頭三:“一團團薪火在相傳”
從大年初二就一直忙活在龍王廟鎮五龍村防疫一線的王連芝,年前經歷了視網膜脫落和手腕的兩處手術,家里兒媳婦還在坐月子,需要人照顧?!翱上胄O子啦!小孩子一天一個樣兒。就是覺得有點對不起住俺兒媳婦,生孩子這段時間最需要人照顧,我這天天在外面忙活,也顧不上?!闭f起兒媳,王連芝總是心懷愧疚。
村里體諒王連芝大姐身體不好,盡量安排輕便一點的任務給她??赏醮蠼阏f:“我在村里干了40多年了,鄰里鄉親我都熟悉,我多干點大家就能輕快點?!?/p>
頭頂星空來,身披日月去。自疫情防控以來,在村口防疫檢查點、在元宵節防火巡查點、在村小賣店、草莓包裝點,隨時隨地都能看見王大姐奔波的身影?! ?/p>
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正是有了王大姐這樣的榜樣力量,讓村里防疫的“火種”得到薪火相傳,從而帶動了更多干部群眾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,構筑起農村“大圈圍”的人民防線。
鏡頭四:“一個個戰士在堅守”
熟練而有力地舉起“停車”示意牌,細致而耐心地詢問過路車輛人員信息,在馬家店鎮三道崗村卡點,工作人員孫永禮身著醒目的綠色熒光服,在村口忙著排查。當問起這么冷的天長時間站崗身體能吃得消嗎,孫永利淡然地說:“為了整個村的百姓健康、平安,我們挨冷受凍都值得?!薄 ?/p>
由于三道崗村石龍線貫穿前陽鎮石佛村和龍王廟鎮,車流比較大,因此這里的值守人員有條不紊、分工協作、密切配合,冒著嚴寒堅守在防疫工作一線,就像一個個勇敢的衛士,保衛著一方平安,并用他們的愛心和責任心筑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。
天寒地凍渾不怕,只為安康連萬家。在公路上、在中心道口中、在城鎮小區內、在防疫一線上,當下的東港大地上,一面面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,黨員干部在冰天雪地里堅守,用熱血書寫忠誠,構筑起防控的“銅墻鐵壁”…… ?。ɡ顚?nbsp; 劉成)